24小时服务热线节假不休
15827709928
永 不 言 放 弃--身边的温暖系列(二)

永 不 言 放 弃

     

    “呜哇,呜哇,呜哇。。。。。。”一阵急促的120车鸣笛声后,一位昏迷的婆婆被平车推到我科就诊台,经过简洁的问诊得知,患者于下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昏迷,无抽搐口吐白沫,无大小便失禁,无喷射性呕吐。查体T 36.0℃     P 56 bpm     R 22 bpm     BP 180/90mmHg,患者呈昏迷状态,双侧瞳孔不等大,右侧直径约4mm,左侧直径约1mm,对光反射消失,颈软,双肺呼吸音清,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,HR 56 bpm,律齐,未及杂音。腹平软,肝脾肋下未及,双下肢不肿,肌力检测不理想,左下肢巴氏征阳性,右下肢病理反射未引出。从症状体征上可排除癫痫,初步诊断脑血管意外。予以急查头部CT,未见出血灶,也未见明显梗塞灶。依据临床经验,出血灶往往可快速显影,昏迷时应有高密度灶显影,可排除脑出血,脑梗塞可能性大,仍需24小时后复查头部CT以确认。患者病情危重,与其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,家属要求到上级医院监利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。我科立即与急诊科120联系,尽快协助患者转运到监利人民医院救治。
    尽管120车驾驶员及护士已忙碌一天,甚至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,接到电话,仍以最快的速度备好急救设备将120车停靠在住院部楼下。转运的过程并不轻松,一方面期望最短的时间送至监利人民医院,一方面又怕120车车速太快,车体颠簸剧烈,加重患者病情,一方面要随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,采取最恰当的急救措施。虽然只是半小时,但时间却很漫长。终于安全送到监利人民医院急诊科,一颗忐忑的心平静下来,向监利人民医院的医生交待完病情,我们带着一身的疲惫随120车踏上归途。大家偶尔聊上两句,更多的时候只想安静休息一会。
    车刚到大垸医院,司机栾师傅就接到一陌生电话,原来是昏迷的婆婆的孙女打过来的,她说监利人民医院的医生觉得患者病情太重,已经没有救治必要,拒绝收入住院治疗。患者又在监利无依无靠,人民医院不收,回也回不去,只能再次求助我院。可我院120车负责接监利县120指挥中心传输指令的农场境内的急诊病人,不能跨区域运行。告知患者孙女后,她都急哭了,再次哀求,医者父母心,谁能忍心拒绝哀求的患者及家属。于是司机栾师傅告诉她我院朱院长及赵主任的电话,让她尽快联系,争取特批。没两分钟,赵主任打过来电话给栾师傅,特事特办,麻烦再次出趟120将患者接回来。领导的安排坚决执行,拖着一身疲惫,我们一行医护人员再次赶赴监利人民医院接回了患者,再次回到大垸医院已是晚上9点半,大家又累又饿。
    虽然大家都觉得希望渺茫,但患者家属没有一人说放弃治疗,我们医护人员更不能放弃,告病重,I级护理,心电监护,请上级医生黄伟主治医师、黄承胜主任医师指导治疗,1天2-3次查房随时依据患者生命体征、病情变化、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。三天后,儿子大声呼唤时,患者已能张嘴回应;第五天,患者能无意识睁眼;第七天,患者能对儿子回答1-2个字;第八天,能辨认出四个儿子、儿媳妇、孙女;第十天,可少许进食;第十二天,可简单说3-4个字;第二十天,可与家人用简短语句交流;第三十天,可正常进食2-3顿,睁眼3-5小时;第三十八天,肌力较前明显恢复,复查CT大片梗塞灶治疗后明显吸收,患者康复出院。
    虽然,患者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状态,但在四个儿子、儿媳、孙女的轮流细心照顾及医护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下,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,把上级医院不敢收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,再和自己的亲人们能共度未来的数月甚至数年,患者家属满意了,我们也从内心里感到无比欣慰。
  我们是大垸医院人,我们永不言放弃!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内一科:吴祥进

医院新闻
温馨指南